西宁晚报讯(记者 刘瑜)城中区人社局以“零工就业需求调研+便民服务点单派单+数智平台双轮驱动”模式牛盘宝,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网”,让零工求职与居民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从街头摸排到线上派单,从社区便民到数字赋能,一系列创新举措让零工就业有了新路径,居民生活有了新便利。
这张“家门口就业服务网”,正织就着城市就业的新生态,也温暖着千万家庭的日常生活。
零工聚集地“精准滴灌”牛盘宝,问卷调研摸实情
“张师傅,您微信扫一扫这个‘码’完成实名认证,后台审核后就能开通线上接单权限。这样你就可以在手机上接单了。”城中区零工驿站人社专员正在引导清晨来找活儿的零工师傅进行注册。
城中区聚焦零工市场信息不对称、求职无定所、信息不互通、找工效率低等问题,在丁香园零工聚集地开展“就业服务有温度,等活儿不再站马路”零工服务活动。以“摸清零工底数,掌握就业现状”为目标,引导零工群体填写涵盖就业经历、工种分布等多维度问卷,采集80余份有效问卷,为优化零工服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地毯式走访摸排商圈、街道牛盘宝,挖掘出符合灵活就业群体的灵活就业岗位260余个,为灵活就业群体搭建“选岗超市”式对接桥梁。零工驿站工作人员现场教学,讲解线上接单操作规范,展示平台订单接洽量及收益数据,有效提升灵活就业人员从业积极性。活动现场,7名灵活就业人员完成零工驿站小程序注册,精准对接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用工需求22人,切实拓宽灵活就业渠道。
社区服务“双向奔赴”,点单派单暖民心
“现在每天接一两个家电维修单,下午准时接孩子放学,晚上还能给老人做饭,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太合适了!”福禄巷社区居民王叔一边收拾工具包,一边指着手机里的订单信息笑言。
针对居民日常生活中“磨刀难、修家电难”等高频小事,联合镇(街道)、村(社区),定期开展以“驿社同行、暖心服务”为主题的“便民服务进社区”活动。整合技能型零工资源,采用“居民点单+驿站派单+师傅接单”的模式,让居民享受“下楼即达”的便利,将服务切实送到居民“家门口”“心坎里”。积极探索“就业养老顾小”新模式,通过接单、派单机制,为零工提供包括家政、管道疏通、家电维修等在内的10个工种的零工岗位,用工年龄段广泛,有效解决务工人员亲子陪伴的需求,同时缓解老年人孤独感。自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零工服务进社区”活动18场,深入汇通家园、城馨天怡等小区,开展便民公益服务,惠及群众900余人次。
数智平台“双轮驱动”,线下线上齐发力
“以前打零工得靠熟人介绍,现在有了‘零工驿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招工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和务工需求线上登记,第一天登记信息,第二天就有活干,找活省心又放心。”居民马有良说。
以“做优线下服务,拓展线上服务”为导向,“线下”突出“未诉先办”“即时快招”,深入社区、零工聚集地摸排灵活就业人员需求,充分发挥城中区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大数据后台效能牛盘宝,及时汇总零工注册及订单匹配情况,进一步优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助力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线上”突出“以数字赋能零工服务”,持续优化“城中区数智零工驿站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就业信息推介、订单匹配、技能培训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作用,为农村劳动力、大龄就业群体实现就业增收提供24小时“不断线”岗位推送服务,促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实现低成本精准对接。今年以来,“零工驿站”网站发布岗位262个,匹配灵活用工订单1000余单,日均工资295元。
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