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国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部亿财配资,距离台湾岛仅约110公里,而向东它却远离日本本土,距离最接近的冲绳岛也有400多公里,距离日本本土更是超过1000公里。明明位于台湾省家门口,为什么它会属于日本?
与那国岛是台湾省东部的一个小岛,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大约4公里,总面积为28.88平方公里,人口稀少,岛上目前仅有1745人。这个小岛的自然条件非常特殊,南侧海岸线由于常年受南风影响,导致海岸严重侵蚀,多处悬崖峭壁。而岛屿的北部和中部主要是石灰岩,东北部和南部则有一些沙滩,特别是在祖纳村和比川河口附近。此外,岛上还拥有一座机场,跑道长度约为2000米。该机场是日本空港整备法指定的第三种机场,主要航线通往日本冲绳的石垣机场和那霸机场。
展开剩余80%岛的最西端,西崎,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日本国-最西端之地”。与那国岛属于日本的琉球群岛,虽然它距离冲绳县大约500公里,距离日本的鹿儿岛更是超过1000公里,但它依然被视为日本最西端的岛屿。尽管如此,岛屿距离台湾岛却相当近,晴天时,站在岛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岛的山脉。从与那国岛向西行进,台湾岛仅110公里,而福建岛则约360公里,浙江则在400公里左右,综合来看,与那国岛离台湾及大陆的距离远远小于与日本本土的距离。那么,为什么这个距离台湾岛如此近的小岛,最终却归属远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呢?
其中的原因,与台湾东部的洋流——黑潮(也称日本暖流)密切相关。黑潮是北太平洋西部最强劲的暖流,流经台湾岛东侧亿财配资,并沿着琉球群岛的西侧向北流动,最后流至日本东南岸。黑潮的流速非常快,几乎没有陆地阻挡,再加上海洋风的作用,导致沿途海域浪潮汹涌,航行十分艰难。在古代,航海技术尚不发达,遇到如此惊涛骇浪,要实现台湾与与那国岛之间的正常轮渡非常困难。因此,历史上台湾与与那国岛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与那国岛原本属于琉球群岛的一部分。琉球群岛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由三个国家——山南、中山、山北组成。直到1429年,琉球三国统一,琉球王国正式建立,地理位置位于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是通往菲律宾海的必经之地。琉球群岛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东北亚和东南亚之间重要的贸易枢纽,甚至有“万国津梁”之称。
早在1372年,琉球群岛就开始向明朝朝贡,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即便在1429年统一后,琉球王国依然保持着对明朝的朝贡关系。随着清朝的建立,这一关系得以延续。清朝建立后,琉球群岛在1663年再次得到清朝的册封。然而,清朝末期,随着大清王朝的衰落,日本开始对琉球群岛虎视眈眈,派兵侵占琉球群岛的部分岛屿,甚至迫使琉球向日本进贡。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国力大增,吞并琉球的步伐越来越快。琉球王国一度反抗,但由于自身力量薄弱,琉球人民被迫陷入困境。琉球王国在多次求助无果的情况下,开始向国际社会求援,并派官员向西方国家驻日使馆递交诉状。然而,日本并不想让琉球问题升温为国际事务,因此加快了吞并琉球的速度。最终,1879年琉球王国被日本彻底吞并,与那国岛也被并入日本版图,琉球王国自此灭亡。
琉球灭国后的头六年,琉球人民依然渴望复国,大量逃亡至福建、北京和天津等地,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据点。清朝政府开始与日本展开谈判,试图就琉球群岛问题达成协议。1880年,日本提出“分岛改约”案,试图将琉球群岛北部和中部岛屿划归日本管辖,而将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群岛归清朝所有。然而,由于这些岛屿土地贫瘠,琉球人民对此方案表示强烈反对。最终,清政府拒绝签署该协议,谈判破裂。
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大清战败,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被迫割让,琉球群岛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日本逐步加强了对琉球群岛的控制,并最终在二战结束后将其完全纳入日本领土。即便如此,琉球群岛依然处于美国托管之下,直到1971年,美国才与日本签订协议,归还冲绳,并将琉球群岛完全交给日本管理。自此,与那国岛也正式成为日本领土,并成为日本最西端的岛屿。
然而,尽管与那国岛属于日本,它与台湾岛的距离远比与日本本土的距离要近,因此岛上的居民与台湾的往来也更为频繁。岛屿的资源、贸易等方面也更多依赖台湾,而非日本本土。
发布于:天津市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