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岛:孤岛坚守兴启网,32年的奉献与坚守
在江苏省边境的海域,坐落着一座名为开山岛的小岛。虽然这座岛屿的面积仅为130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但它却肩负着守护祖国海疆的重要使命。上世纪80年代,这里没有淡水供应,也没有电力,生活物资更是匮乏,所有的生计和生活条件都依赖外界的补给。
岛上荒凉,四处是裸露的岩石,连一棵植物也很难在这里扎根。夜幕降临时,漆黑一片,周围传来风浪的咆哮声,充满了恐怖的气息。因此,岛上的守卫一度被形容为“坐水牢”,极少有人愿意接受这个艰难的使命。
然而,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正是这样一对夫妇,他们在这座岛屿上坚守了整整32年,直到王继才因突发疾病去世。是什么让这对夫妇如此坚定地坚守在这座荒芜的孤岛上呢?
展开剩余87%从梦想起步,成为“守岛人”
王继才于1960年4月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他的父亲王金华曾是一位军人,参加过淮海战役。年幼时,王继才常看到父亲身穿军装,心中立下了为国奉献的志向。高中毕业后,他立志参军入伍,然而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得回到家乡的生产队工作。
尽管如此,王继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逐渐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并从生产队队长晋升为民兵营营长。婚后,他与妻子王仕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时光流逝,身边的乡亲们都称赞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官。1987年,家乡的开山岛因为缺乏驻守人员,急需有人前来担当这个使命,村民们推举王继才担任岛上的守卫。
开山岛不仅距离连云港燕尾港12海里,还是我国黄海前哨一级战备岛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过去,这座岛曾因中国对其疏于重视,给了侵略者可乘之机。日本侵华时期,开山岛曾被日军用作中转站,并在此登陆兴启网,建立炮楼。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海军才开始驻守开山岛。但自1986年起,海军撤防,岛上再次成为无人之地。
面对这一局面,王继才受到了当时连云港人民武装部部长王长杰的邀请,希望他能够接受守岛任务。对于王继才来说,身为连云港人,海风也早已吹拂着他的生活,他并未觉得这座岛屿有多么艰难。满怀热血的他想着这是为国奉献的机会,心情既激动又兴奋。
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前行
然而,当王继才将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妻子王仕花流着泪劝告他:“岛上的环境太恶劣,风浪大,物资匮乏,连船也难以按时抵达。我们的女儿才两岁,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家人们担心岛上的艰苦环境,无法忍受这种孤独和不安。
虽然亲人们的担忧让王继才感到心痛,但他内心的使命感却没有丝毫动摇。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军人梦想,坚定地告诉妻子:“打江山我没赶上,但守江山我必须去!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危的大问题。”他对妻子说:“我不告诉你这是长期的任务,你先不必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于是,王继才收拾好行李,准备踏上守岛之路。
在临行前,王继才的父亲王金华给了他一只包裹,里面有他多年军旅生涯积累的经验之物。最令王继才感动的是,包裹里还藏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父亲在纸条上写道:“守岛如守阵地,要有信念,人在旗在!”这句话深深震撼了王继才,他怀着父亲的嘱托,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开山岛的征程。
峡岛孤守兴启网,环境艰难
到达开山岛后,王继才才真正感受到这里的艰苦。岛上满是荒草和裸露的岩石,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岛上唯一的建筑是几座破旧的营房,连窗户都没有。他无法依赖电力,只能点燃煤油灯,但由于海风的肆虐,灯常常被吹灭,夜晚的黑暗让人感到孤单和恐惧。更糟糕的是,岛上蛇鼠成群,夜里经常无法安睡。虽然生活极为艰苦,但王继才坚信,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需要人守护。
王继才在岛上度过了48个孤单的日夜,直到第49天,一艘渔船驶近了岛岸。让他没想到的是,这艘船不仅带来了补给,还带来了他的妻子王仕花!王仕花毅然决定陪伴丈夫留守岛上,看见丈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生存,她的心情也无比沉痛:“我也要留在这里,和你一起驻守!”
她放弃了在学校的工作,将女儿托付给母亲,准备和丈夫一同坚守这片海域。面对亲人的反对,王仕花坚定地表示:“既然丈夫能够做到,我也能!”于是,王继才和王仕花开始了在这座荒岛上的坚守生活。
坚守信念,迎难而上
岛上的日子单调且艰苦,每天清晨,夫妻俩总是在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时升起国旗,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岛上没有信号,唯一的联系外界的渠道是收音机。由于天气恶劣、海浪汹涌,他们有时整整两周无法得到补给,只能依靠捡拾牡蛎充饥。
生活的困难远不止这些。王继才夫妇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酷,还时常遇到外来侵扰。1999年,一名无业游民试图在岛上开设非法场所,甚至伪造政府文件来胁迫王继才。然而,王继才凭借自己对政府文件的敏锐辨识力,很快识破了对方的阴谋。在拒绝了对方的金钱诱惑后,王继才及时报警,并成功将其抓获。
无数次的威胁与诱惑,并未改变王继才夫妇的决心。他们依旧坚守岗位,保护祖国的领土安全。即便生活贫困,每年的收入也仅有3700元,他们依然用微薄的收入购买了200多面国旗,确保每天升起的国旗始终鲜艳如新。
一生奉献,永远的坚守
32年间,王继才与王仕花夫妇在岛上默默奉献,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心血。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的行动和精神始终传递着爱国情怀。2018年,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最终因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王继才的坚守精神被全国人民铭记,他荣获了“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影响深远。
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继承了父亲的志向,成为了一名军人,而如今,开山岛上也有了新的守岛人。每年都有一批新兵轮换驻守,继续传承着王继才的守岛精神。
王仕花在丈夫去世后的第10天,便写信申请返回岛上继续守卫,最终被任命为名誉所长。她的坚守精神也成为了王继才精神的延续。
结语
王继才夫妇的坚守不仅仅是对祖国领土的守护,也是对信念、对责任、对国家的深切热爱。在他们的身影背后,我们
发布于:天津市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